“‘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看似遥不可及的宪法,却同无数平凡中国人的一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的舞台上,安徽省高校组选手代表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选手们讲述她的“宪法之旅”。紧张的比赛,焦急的等待,最终,全国二等奖被我收入囊中。
我就是我校太阳成tyc7111cc2017级法学专业学生邱旭,校2019年度“十佳本科生”,曾获2017年、2018年安徽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高校组冠军。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养,我在专业相关的比赛中收获荣誉的同时,还曾任校主持表演队副队长,多次参与校内大型晚会主持、校史志愿者讲解等工作,并在2019年光明网校招大直播中担任我校学生主播。
医法兼修,专业竞赛名列前茅
2017年,我代表我校参加安徽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大学的一切对于大一新生的她来说都是新鲜而陌生的,比赛也同样。省内视频海选、初赛、决赛……面对一轮又一轮比赛,我顶住压力,毫不懈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后,最终斩获安徽省高校组冠军,并参加了同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取得了个人演讲、团体辩论两个三等奖。
通过聆听专家领导们的建议指导,以及同全国各所高校选手们的沟通交流,我对宪法乃至我国的法治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坚定了成为一名“法律人”的向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沉淀是一种积累,而任何一次‘灵光一现’,都其实是长期思考的结果。在法学学习中,在演讲、辩论活动中皆是如此。”回忆那段日子,我感触颇深。之后的一年里,我戒骄戒躁,在认真学习课程专业知识同时,参加各类校级、省级演讲比赛锻炼能力并获得了学校团学品牌活动“我的中国梦”人人演讲一等奖和省第二届法苑书香校园悦读分享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8年,我再次以优异表现被我校选送参加安徽省“学宪法,讲宪法”总决赛并荣获高校组冠军,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演讲比赛。全国比赛舞台上,我淋漓尽致展现了我校学子争做“宪法卫士”、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的良好精神风貌,最终获得了个人演讲比赛二等奖、团体辩论赛三等奖的好成绩。谈及这次北京之行的收获,我认为,支撑我一次次自我突破的不是所谓天赋运气,也不是凌晨亮着的白炽灯,更不是他人的眼光和评价,而是学校及老师的培养和支持,以及作为新时代青年无畏拼搏的坚定信念。
也是这一年,我加入了学院的辩论队,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交出了蝉联两届校园辩论赛冠军、连续两年斩获省未来律师辩论赛亚军的成绩单。
奖杯和掌声的背后,是队员们共同奋斗的沉默时光。不管结果好坏,我始终谨记着一次次比赛经历带给她的教训和经验。我曾说,“辩论的附加财富还在于我们的队友与对手,甚至是赛题。枯燥时有队友陪伴,你会明白这世上所有的故事都是‘我们’而不是‘我’;比赛时有对手作伴,你会明白所有的事物都有相对的一面;讨论时与赛题作伴,你会明白这世上的难题不会永远让我们找到答案。”
“止步不前”从来就不是我的选择,我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不断成长成熟、突破自我。2019年,作为学院“模拟法庭”团队成员,我参加了第四届安徽省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分析案情、争议焦点,写书状……这是同演讲比赛、辩论赛完全不同的竞赛模式,但冗长的裁判文书在我看来却有别样的魅力。最终,我和队员们获得了团体二等奖。
责任所在,积极宣传安医文化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在校级学生组织的工作中,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我校各类文艺活动、宣传活动。2019年高考招生季,我作为我校学生主播参加光明网校招大直播,为全国各地的高考考生介绍我校基本情况,宣传安医文化。当日全国5所高校的校招直播中,我校直播累计观看量达88万人次,排名第一,成绩喜人。
这次直播活动中,我还有幸了解到更多的我校前沿医学研究成果,让我备受鼓舞:“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创新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培养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努力的方向!”
“这是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我校前身东南医学院的两次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我校于2006年80周年校庆时,将它定为校训……”这是我作为校史讲解员向来访我校的领导老师们讲述我校发展历史时的场景。虽然仅有短短20分钟的讲解时间,但每次讲解前,她都要提前在校史陈列室里待上两个小时,温故,再温故;重复,再重复。而每每温习学校的发展历史,我都为一代代老安医人的精神而感怀、钦佩,也更能从其中体悟到安医精神的魅力所在。“吾校巍巍,美名彰扬。”作为安医大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2018年至2019年期间,作为学校主持表演队副队长,我还参加主持了我校多场国庆晚会、五四合唱晚会等校内大小型晚会和比赛。
我很享受主持的过程,我喜欢场内灯光渐暗,聚光灯随着主持人的登场洒向舞台中央的时刻,更喜欢拿起话筒,带领观众走向晚会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环节。不论是赛场上、舞台上,还是录音棚里、大会会场中,我始终怀着“如果不能做到最好还不如不做”的心态,扎扎实实地走着每一步。
不忘初心,时刻谨记律政梦想
专业竞赛和社团活动之余,我也从未放松专业知识的学习。我曾获启航奖学金二等奖、张锡琪三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等荣誉,与团队共同完成的《构建尊医重卫社会风尚的初步研究》,获得2018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二等奖。同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团队共同完成的作品《享寿APP—让留守老人乐享晚年》获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级铜奖,以此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让团队收获了“优秀团队”称号。
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学院“暖风”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梦之桥—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中,我利用周末和同学们一同看望自闭症儿童;“六一”关爱小患儿志愿服务活动里,我则与主持表演队的同学们编排了“动物小话剧”,并为校第一附属医院的小患儿们装饰病房……
不论是三下乡活动中与农村留守老人交流,还是志愿活动中和孩子们的接触,都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作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立志成为一名“法律人”的我更深谙法学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一份子”这个目标奔跑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校园生活中,我争做“宪法卫士”,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宪法知识和宪法精神。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我们把它叫做扎根。”从紧张的演讲比赛、激烈的辩论赛场、绚烂的晚会舞台,再到专业知识学习的案头,我都坚持静心沉淀,不断突破自我。我知道,只有沉淀自己,才能有最好的升华。
“勇于挑战自我”是我最想对学弟学妹和有意报考安医大的学子们说的话。“这句话我们仿佛从小听到大,但很多人却从未敢真正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正当年轻的我们,有最好的年华去创造、尝试、发掘人生所有的可能性。前行的路上,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